在歐美地區,人們對于建筑的質量標準和使用年限要求是出了名的嚴苛的。房屋、橋梁、景觀建筑和其他基礎設施在被建造時按照百年的使用壽命來設計,可供六代人享用。
先不論這套嚴苛的標準是否適合其他國家地區的國情、地情和這種標準是否吹毛求疵且無益于社會發展、更新換代,單是這份對于質量的追求便值得夸贊。
毫無疑問,沒有對卓越的追求和對極致的渴望,我們的社會就不構成現在的社會。
正是這種追求激發著人類的創造力,人們需求的坐標系才得以不斷擴充,世界和生活才顯得多姿多彩。
以人類的時間尺度來說,一百年意味著什么?可能是一個長壽者的一生;可能是一個國家由廢到興,由興到衰的歷史;也可能是一場百年的戰爭。
這一百年放在宇宙的時間軸上微不足道,但以一個人類的身份來說,我們畢竟不是造物主,站在不切實際的宏觀角度去觀測世界,只會讓渺小卑微的自己陷入虛無主義。
那么,我們能夠切實感受到的、能讓我們覺得活著的時間究竟是多少?五十年?十年?還是五年?
能夠讓人產生時間感覺的應該是一個人的成長,或者說變化,站在植物的角度就是生長,站在非生命體的角度就是衰變。
當一個人步入社會,親身觸碰世界的面紗,然后他回到那個通過書本向他描繪世界的場所,親眼看著多年不見的校舍,安靜的操場,輕易就能感受到“時間”。
人們感慨時間流逝有“物是人非”的說法,但我們知道事物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片操場,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生老病死生命軌跡,人們踏足的足球場也不例外。
人造草坪足球場的使用壽命在5到8年,超過使用年限后,人造草皮老化,顆粒流失嚴重,會嚴重影響仿真草坪場地使用效果。在建造任何新人工草坪場地時,就應該考慮到人造草坪更換的問題,并不是等到人工草皮已經廢舊不能用的時候再考慮廢舊草坪處理的問題。
|